为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路径,计算机学院“青春心向党・延续红色魂”实践队于7月25日起深入青岛多地,开展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传承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先后走进青岛市党史纪念馆、青岛市博物馆、一战遗址纪念馆、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及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系统学习工人运动壮阔历程及革命先烈英勇事迹,通过珍贵史料与历史实物,深刻感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
为精准把握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团队面向市民、游客及青年群体,在多个社区及红色地标发放问卷、现场访谈展开调研,内容涵盖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深度、偏好的传播形式及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等。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势,团队自主设计开发“虚拟讲解员”。该技术将虚拟数字人与红色文化内容结合,在场馆中为参观者提供智能讲解、互动问答等服务,同时,团队将该数字人嵌入到自主开发的“青岛红色网站”,有效提升了市民获取相关信息的效率。
此外,团队正搭建“青岛红色文化”数字化平台,整合全市红色场馆的开放时间、门票信息及历史背景资料,方便游客高效规划参观路线。平台特别开设“老照片修复”板块,借助多模态技术,使尘封的红色记忆得以重现。
此次实践活动中,“青春心向党·延续红色魂”实践队以专业所长赋能红色传承,用青春行动诠释爱国担当。团队成员表示,将持续优化虚拟讲解员和网站功能,让技术更好服务于红色文化传播,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通讯员:方济众 韩文星 田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