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于2016年7月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4月成立)更名而来,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已有四十年办学历史。2018年4月成立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署办公,2021年获批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学院下设5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4个办公室。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前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1个专业即将接受工程认证专家进校考察。拥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门国家一流课程、1个山东省普通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山东省教学团队、7门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中,我院5个专业全部上榜,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2个专业被评为A级,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被评为B+级,信息安全专业被评为B。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电子信息和图书情书情报2个专业硕士点,与智能装备学院共建网络空间安全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山东省高水平学科,是20多年来的山东省历届重点学科、青岛市前两届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B类,位列全国前70,为山东省属高校同学科最高层次。目前,该学科ESI进入全球前1%(潜力值为3.99),软科排名国内78名。拥有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矿山物联网工程技术示范中心、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智慧矿山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市物联网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院有教职工130人,专任教师10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有博士生导师17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90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6名,多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杨芙清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学院现有在校生2541人,其中本科生1625人,研究生916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其中202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形成了人工智能、智慧矿山信息技术、Petri网理论与应用、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云计算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涌现出多名全国三好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一批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和企业奖学金,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 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奖数量多年名列学校前茅,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总决赛冠军、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邀请赛金牌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SP卓越单位等标志性荣誉,学生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和层次稳步提升。学院从2006年起与东软集团、中软国际、浪潮集团、青岛软件园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IT人才,先后获评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联合海尔、歌尔等13家单位获批山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与浪潮集团等单位牵头组建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